狗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兴致勃勃遇到晕床 [复制链接]

1#

“这就叫不忍直视”

大妈:“晕船是什么原因?”

小陌:“波~~大,浪~~大”

大妈:“...没!毛!病!”

有个学名叫“晕动病”

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船、晕车、晕电梯、晕机、晕床等

晕动病是在搭载不同运输工具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或变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症状

一般会出现上腹不适,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等

在我们耳朵里面,有个小小的部件,叫内耳前庭器,它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

而前庭神经就是传导平衡的讯息,掌管平衡的重要神经

(题外话:有些聋哑朋友由于听神经受损,除了会导致耳聋,或听力下降外,平衡功能也会失调,更容易出现晕动病)

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加减速、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个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后,就发生晕晕乎乎的感觉

而我们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都有一个耐受性限度,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晕动病了

什么?这些大家都知道啊!哇~给你们点赞,你们都好棒啊!

那就再说点冷的

在我们的耳蜗里,有数百颗小耳石(绝对不是耳屎、也不是*山石耳),粘在内耳中两撮不同的毛上

人类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空间,当我们人体的三维方向移动时(特别是头部),耳石也在做协调性的三维运动,使我们大脑感到了平衡,最终大脑才可以控制身体平衡

左右耳石大小相近的人,不容易出现晕车或晕船因为左边和右边的内耳中,这些石头的大小和重量可能不同,所以传达到脑部的信息也就不一样,在车上或船上这种特殊的环境里,这种情况就会被放大,导致晕车或晕船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有空间立体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调谐质块阻尼器”,这个高大上的装置,和耳石的原理基本一致

关于这条冷门的知识点,医窝疯团队中,只有大妈知道~~HOHOHO~不喜勿喷

好了,科普了半天,还是要解决这个晕动病嘛

假设是因为没有休息好,用点风油精、晕车药,即可临时解决,这些就不提了,大家都常用

在无药可用之时,可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在体内过分晃动,尤其在变速运动时注意抓紧拊手,减缓惯性对内脏的冲击

假设是由于平衡感受器的原因

那么睡觉是最好的选择

当耳朵传达的信息混淆时,人类会本能的用眼睛来弥补,但当窗外景色快速跳动变化时,视觉信息也发生混淆,人体感官平衡系统就崩溃了

所以,还是找周公下盘棋为妙

假设以上都没有

大妈建议,出行前,煮一大杯生姜薄荷水,对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眩晕会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试试看吧

PS:听说大妈早上6点要来加班,BOSS兴奋的一宿没睡好,5点半爬起,脸没洗就过去了,哪想,是个梦,咔…呸…

再PS:为了庆祝国产航母下水,以及连日加班,老板娘心疼老板,说要犒劳大家,亲自下厨做手抓饭,老板要求手抓饭配羊肉串,大家兴高采烈的等到现在,结果老板还饿着肚子呢!我们集体表示心疼老板,都这会儿了,还没吃到手抓饭配羊肉串,老板慢等,我们去撸串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