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雪地里的脚印,为什么偏偏是它 [复制链接]

1#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猪佩奇(图源见水印)

你是否期待下雪的季节,只为在雪地里留下自己的脚印?又是否观察过雪地里小动物们留下的奇奇怪怪的脚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脚印!松鼠的足迹(图源:OakleyOriginals/FlickrCreativeCommons)猫科的足迹(图源:ClareSnow/FlickrCreativeCommons)

雪豹的足迹(图源:陆桥生态中心)

*鼬的足迹(图源:Dru/FlickrCreativeCommons)松鼠科动物(如松鼠、旱獭等)有四个前趾和五个后趾,由于做跳跃运动,这时他们的后爪爪印可能会出现在前爪爪印的前面;犬科动物(如郊狼、狗、狐狸等)和猫科动物(如雪豹、猞猁等)一般是“前五后四”,即前爪五个趾头,后爪四个趾头,但从实际落地的脚印上看前足往往也只印出四个。所以,区别猫科与犬科动物的足迹主要在于猫科走路时会将爪子收起来,因此可能只看到趾印而无爪印。鼬科(*鼬、貂、水獭等)则前后爪都有5个趾头[1]。蹦跳前进的雪地松鼠,后爪爪印出现在前爪爪印的前面(图源:陆桥生态中心)同样都是四条腿的动物,为什么趾头的数量却不完全相同呢?为什么偏偏是四肢?又为什么偏偏是五趾和四趾?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数量?雪豹(图源:陆桥生态中心)脊椎动物在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过程中,附肢(动物体主躯干以外的,由动物体自身所支配的部分躯干)完成了由成对的鳍到四肢的演变,再由四肢到翅膀的演变,甚至丧失四肢的演变等一系列过程,这一演变让脊椎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水、陆、空三大生态位[2]。由于他们的祖先仅有两对附肢,所以无论这些附肢是演化为腿、翅膀还是退化,都不会再凭空多出其他的附肢。而对陆生动物而言,四肢无疑是兼顾了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最优选择,这正是陆地上的脊椎动物大多都有四条肢体的原因。鳍、翅膀和四足动物前肢示意图(图源:科学通报)脊椎动物四肢的发育过程是由相同的发育模式和基因信号途径调控的,但由于演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物种间四肢形态和功能上的区别[2]。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